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听障朋友如何挑到“听得清、用得久”的人工耳蜗?
作者:澳大利亚人工耳蜗  文章来源:澳大利亚人工耳蜗  点击数 3  更新时间:2025/10/11 22:16:25  文章录入:admin

  • 教室后排,10岁的小宇盯着黑板,老师的提问像隔了层毛玻璃,他急得手心冒汗;

  • 国际会议中,正值工作上升期的李经理望着客户的脸,却频频听不清客户的需求;

  • 公园长椅上,退休的王叔叔听着老伙计们唠嗑,却只能笑着点头


这些“听不清”的瞬间,曾是千万听障朋友的日常。


在今年,国家人工耳蜗集采中选结果落地,像一把钥匙,为许多人打开了“听见”的大门。但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产品,如何选到既听得清、又用得久的人工耳蜗?作为全球植入式听力解决方案的领军者,我们结合技术与用户需求,总结了一份“选机攻略”。


科利耳.png


01

先懂需求:你的“听声场景”决定产品方向


人工耳蜗不是“一刀切”的标准化产品。选之前,先问自己三个问题:

  • 日常环境:常去菜市场、地铁站等嘈杂地方?还是更多在安静的家里、教室?

  • 佩戴习惯:在意隐蔽美观,还是更看重轻便舒适?

  • 长期需求:未来可能需要做核磁检查?还是更关注儿童生长发育的适配性?


科利耳推出的三款“明星组合”——CI622植入体+Kanso2/Nucleus 7处理器,正是针对不同场景设计的“听声方案”。


02

核心装备:植入体与处理器,决定“听声质量”的关键


人工耳蜗的“听感”,由植入体与声音处理器共同决定。科利耳的技术,藏在每一处细节里。


1. 植入体:CI622——听神经的“温柔守护者”

如果你的需求是长期稳定聆听+手术安全,CI622植入体是首选:


  • 0.3毫米超细电极,精准不伤神经:电极尖端仅0.3毫米(约一根头发丝粗细),22个电极像“小触手”般集中排布在听神经最密集的区域。既保证声音信号高效传递,又避免传统长电极对神经的损伤——这是科利耳专利的“精细电极技术”,已在全球植入超10万台。

  • 3.9毫米超薄机身,手术更安心:业内最薄的植入体厚度(仅3.9毫米),切口仅需2-3厘米,助力术后创口快速恢复,且与头皮贴合紧密,外观美观、减少移位风险。

  • 3.0T核磁自由,告别“取磁铁焦虑”:无需取出磁铁即可做核磁检查!对需要定期筛查脑部、颈椎的中老年人,或生长发育中的儿童来说,这意味着“检查不用请假,聆听不中断”。


2. 处理器:Kanso2 vs Nucleus 7——隐蔽与便携的“听声美学”

处理器是“听声的最后一公里”,选对了,才能让植入体的性能充分释放。科利耳提供两种风格,适配不同生活习惯:


▎Kanso2一体式处理器:隐形优雅的“社交神器”

如果你更在意外观隐蔽性,Kanso2会是你的“听声搭子”:

  • 一体成型设计,几乎“隐形”:处理器与植入体通过磁铁吸附,无外露导线。上班、约会、参加婚礼……再也不用刻意遮挡。

  • 智能降噪:通过进阶的智能声iQ声音处理技术,把基于金标准双麦克风全方位捕捉的声音信号极致优选,让应用一体机的您也能清晰地听到您需要的声音。

  • 24小时长续航+IP68防水防尘:充一次电用整天,从早市买菜到晚上跳广场舞,电量稳稳在线;无论何时何地安心使用,无需担心出汗或下雨潮湿损坏处理器。


▎Nucleus 7耳背式处理器:儿童与运动爱好者的“全能搭档”

如果你的需求是轻便舒适+多场景适配,Nucleus 7更懂你:

  • 超轻佩戴,孩子跑跳无负担:耳背式设计仅重8克,儿童佩戴无压迫感。

  • 蓝牙直连,声随“机”动:手机、平板无线直连,上课听网课、追剧听台词,声音直接“送”到耳边。小宇妈妈说:“以前上网课、听音乐都要功放,孩子听不清不专注,家人也受打扰,现在戴着N7处理器孩子听声更方便,音质更清晰。”

  • 智能APP+定位功能,家长更省心:通过Nucleus Smart App,家长能实时查看孩子的聆听数据;还能一键定位处理器位置——再也不怕孩子把“小耳朵”弄丢了。


Nucleus 7耳背式处理器.png


03

选后更安心:科利耳18家服务中心“全程护航”


人工耳蜗的“好用”,不止于开机那一刻。科利耳中国目前共有18家客户服务体验中心,人工耳蜗售后服务有保障,集采之后科利耳更加会践行“服务在您身边”的服务理念,让广大用户安心、省心、更有信心。


【免费】了解各地报销政策,咨询助听器与人工耳蜗,帮忙预约挂号,可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