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孩子人工耳蜗术后康复各阶段,你达标了吗? |
作者:宝迪康 文章来源:宝迪康 点击数 2002 更新时间:2018/11/2 15:47:18 文章录入:admin |
|
一句耳熟能详的话:对于先天性听力损失的孩子而言,人工耳蜗植入后,并不是一开始就能听懂声音的。 在植入前,家长们首先应该了解: • 通过系统的康复训练,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聆听习惯 • 遵循听觉能力和语言能力的发展规律 • 不要一味追求清晰度而让孩子无意义地一遍 又一遍仿说 • 仿说要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之上请记住:发音清晰并不代表好的康复成效 01 术后的康复指标 术后三个月: • 可对所有林氏六音(m,u,a,i,sh,s)做出反应 • 可听懂一项听觉记忆指令 • 理解日常用语 • 分辨不同发音方法的声母,如b 与 m • 理解问句 “这是什么?” 术后六个月: • 可听懂两项听觉记忆指令 • 闭锁式听觉描述 • 分辨及说出双元音 • 理解“他在做什么?”“有多少?”、“怎么了?”、“什么颜色?”等问句 术后十二个月: • 可听懂三项听觉记忆指令 • 可辨识三种连接词,如:要……还是……,不要……也不要……,只要……,除了…都不要• 可辨识发音位置不同的声母,如b和d • 能听懂录音机的指示 • 理解“什么不见了?”、“在什么地方?”等问句 术后十八个月至二十四个月: • 可听懂四至五项听觉记忆指令 • 可听辨发音位置不同的声母(如:包、刀、糕) • 可理解“为什么?” “什么时候?” “如何?”等问句 • 可在吵杂的环境中倾听 • 可以听到他人的谈话(跨听) • 可理解对话的主题内容 02 孩子刚开机,我们能做什么? 刚开机的孩子家长可以做些什么? • 在孩子开机的前几个月里,家长最需要做的就是引导孩子去听生活中经常出现的声音,多跟孩子说话、唱歌、说歌谣、亲子阅读 • 请一定不要逼着孩子开口说话 • 孩子的自主表达,一定是建立在他们理解语言的基础之上 孩子开机都三个月了,还不开口说话怎么办? 听觉能力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 第一阶段:察觉(Detection)能察觉声音是否存在(环境声、语音) • 第二阶段:分辨 (Discrimination)能分辨声音的不同,区别音强、音长或音高的差异。 • 第三阶段:识别/辨识(Identification)能把声音与物品联系起来,可以通过重复、指认或写出所听到的语音或环境声。 • 第四阶段:理解(Comprehension)依照既有的语言知识,理解声音信息。常用的反应方式有:听故事回答问题、复述、说出某个词的反义词。 婴幼儿语言发展阶段及特征一览表 时间语言发展特征: 说明出生啼哭以不同的哭啼声表达需求,父母能够分辨出不同的哭啼声与需求。 一个半月 咕咕运用发声器官,如唇、舌、口发出咕咕声。 四-八个月 呀呀学语发出咿咿呀呀等声音; 即使听障儿童也经历这一阶段词汇大量增加,儿童将两个字或词组合在一起,形成不同的语义和语法; 开始说第一个字,回应他人的声音,发出有意义的单字; 这一阶段是语言发展的最初阶段。 九-十二个月 单字期。 一岁-两岁 双字期与词缀变化。 两岁 左右开始说比较完整的句子。 三岁 儿童不断问为什么,到了三岁左右,开始懂得使用社交语言达成目的,如“请”、“谢谢”。 两岁-三岁 疑问/否定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