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诺尔康复百家讲坛】在家也能做的康复训练 |
作者:诺尔康人工耳蜗 文章来源:诺尔康人工耳蜗 点击数 320 更新时间:2021/2/26 4:37:26 文章录入:admin |
|
前言:家庭康复在孩子的康复进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前两期我们开启了“吃喝篇”(可戳文末链接进行查看),本期让我们继续一起将言语康复训练融入至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把孩子喜爱的零食美食变为教学工具,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和康复效果。 内容摘要:吃尖尖角、吃花生,让孩子在边吃边玩的过程中完成训练目标,恢复构音器官的言语功能。 关键词:咀嚼和吞咽、呼吸训练、恢复构音器官功能训练、家庭康复 吃什么?——吃尖尖角 ★ 材料:一袋尖尖角的零食 ★ 作用:提高舌肌灵活性和舌肌力量及口腔等构音器官的协调功能。 ★ 注意事项:一边示范一边讲解,让孩子明白吃尖尖角的要领及标准;利用食物特点,根据孩子构音器官所存在的问题随时调整训练目标。 此训练可为康复后期的翘舌音和后鼻音的发音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这些口部、舌部训练对孩子下颚的向外延展和上下齿对齐及咬合力度等功能的恢复非常必要,并在之后的z、c、s、j、q、x、zh、ch、sh等音的具体发声中不可或缺。 有孩子就不会老 陪着孩子玩起来嗨起来 感谢孩子们让我们永葆一颗稚嫩的童心 开心快乐每一天! 当然除了吃尖尖角,我们还可以“煮”一些花生,多种形式陪着孩子们边吃边玩边学习和训练。 吃什么?——吃煮花生 ★ 材料:煮花生 ★ 作用:提高舌肌灵活性和舌肌力量及口腔等构音器官的协调功能。 ★ 注意事项:要求孩子轻轻咬,保证花生壳完整;并在游戏的基础上可以拓展教学目标。 吃到花生容易,但是要确保花生壳完整却不容易。在这个游戏中,孩子要轻轻地咬开花生壳,保证花生壳完整,这就要求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咬合力度,锻炼其咬合肌的力量,以及舌肌灵活性、舌肌力量以及口腔等构音器官的协调功能。 在言语康复的听觉训练中,我们不仅需要训练孩子们适应并依赖助听器、人工耳蜗等听力补偿或听力重建设备感知世界,提高孩子聆听自然声响的敏锐度以及言语辨析能力,还要引导孩子学会聆听自身构音器官通过骨导传播的声音。 当然我们还可以通过游戏继续拓展教学目标,比如:准备一盆水和石子或玻璃球等实心物体,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浮—沉、轻—重、单—双、多—少等反义词。本着万变不离其宗的康复原则,在寓教于乐中进一步完成声韵母、音节还有声调识别等精细辨听训练,也可以根据孩子的不同言语康复阶段,继续以点带面延伸拓展教学目标,比如学习反义词的笔顺和笔画名称,或数字数量及比较级的关系等多项数学逻辑思维等教学内容。 教育不可以一概全,尤其是针对听障儿童的言语康复,指导教师不仅需要了解孩子术前的残余听力及病因以及术后耳蜗植入和调试情况,还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根据不同语龄不同病情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和康复进度考核标准,只要教学方法得当,本着寓教于乐深入浅出的教学原则,相信终有一天,我们的孩子一定会如同劲竹一般厚积薄发大放异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