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植入百日,“蜗”的生活点滴进展,片刻难忘 |
作者:孙女士 文章来源:美国AB人工耳蜗 点击数 659 更新时间:2021/6/22 4:54:03 文章录入:admin |
|
分享者个人介绍 孙女士,成人用户。 于2021年3月8日接受人工耳蜗植入。 使用型号:Ultra SlimJ+美人鱼Q90。 目前居住在四川成都。 我 的 经 历:
2020年12月7日 睡了午觉起来左耳就聋了,心情跌入了谷底,迅速给家人说了情况,即刻住院治疗。确诊为大前庭,纯音测试听力已触底,ABR未导出。双耳听损均为极重度。 此时助听器佩戴时左耳完全无声状态,右耳只能听个响。此刻家人正在各方渠道了解耳蜗产品,而我由于完全影响了生活与工作,意志在消沉。 2021年1月1日 右耳因大前庭再次发作,耳鸣加脑鸣导致双耳均在静音状态,右耳也听不见的一夜之间,元旦节烟花爆竹声都听不见。家人、朋友、同事均表示我说话的腔调已变。(此刻我连自己说话的声音都听不见,所以说话很含糊),我真正的体会到了什么是十聋九哑,听不到声音,语言能力也在退化... ... 2021年2月2日 工作方面:由于我的工作是培训讲师,培训单位内部员工,平时少不了沟通,鉴于无法开展工作的情况下,单位已在着手安排我的助理尽快成长并能替代我的工作。 生活方面:在户外,我的幼子向我打手势表达要上厕所,我没懂,从而幼子尿了裤子。 从突聋到现在,我随身必带的是纸和笔来代替交流。因为听力,这个世界完全将我屏蔽在外了,一直处于至暗时刻。 2021年3月8日 手术日 术后抬不了头,头很沉,感觉后脑勺重重吸住枕头,保持一个姿势很不适,用未输液的手托住后脑勺助力抬了一下头动了下,助力稍稍抬头时伤口头皮位置疼,脑袋里面不疼。 术后四小时可以喝水时,白开水味觉也有知觉。不眩晕。术后四小时可自己起身半躺半坐,喉咙有些不舒服,属术后正常现象。咀嚼能力正常,只是不能张大嘴巴。 2021年3月10日 术后第二天 耳鸣脑鸣减轻,睡眠尚可,食欲欠佳,因纱布包住右耳不透气,咀嚼时鼓膜胀不透气,像是在高原的反应。(单侧右耳) 2021年3月11日 术后第三天 换药,重新缠纱布,医生查看伤口,说伤口干燥,恢复不错。 2021年3月12日 术后第四天 办理出院 2021年3月13日 开机日 低中高频的每个声段都在适应。 刚开始听耳蜗听到的音调是变调的方言。在调试中,调机师开口说话时,调机师男声变调为女声,妈妈说话的女声为奶声奶气的小孩子的声音。最后努力调试到舒适频段。 在不断调试的程序中,调机师问我,“海南天气怎么样?”“你几岁了?”“你家在哪里?”这几个问题,我均能复述。 耳蜗声音跟曾经助听器听到的声音还是有很大的差别,需要努力辨识。目前听不出原有的音色,说话音为变调的唐老鸭机械音。 开机听力待检测时,医院走廊小女孩在哭闹,女孩的哭声高频有些难受,因家里人让她保持安静而拆了一盒玩具,拆玩具的塑料纸的撕拉声也很难受。 2021年3月14日 开机第一天 听到的声音是变形合成机器音,不能清晰辨别男女声,不能听出音色,不能听出音调及情绪,播放音乐旋律听不懂,完全颠覆原来的声音记忆。 2021年3月16日 开机第三天 与妈妈能轻松交流,即使是最小声的一程序,妈妈给顾客打彩票敲击的键盘音非常好听。乘坐曾经的线路公交车,广播语音报站可以听懂。自己在家里感受环境音,如:塑料袋划拉声,洗碗放水的水流声,切萝卜的清脆声,光脚在爬行垫走路的摩擦声。 2021年3月17日 开机第四天 好久不见的三姨来我妈家,我在客厅,三姨在厨房问“蒜在哪?”我想都没想立刻回答她,突然反应过来能清晰和三姨对答。 可以在变形的电子合成音里找到曾经属于三姨的音色,但仍然不能听懂微信语音及电视音。 2021年3月18日 开机第五天 今天播放电视,电视剧里的人物说话声音部分语句饱满,搭配字幕能听懂。家住二楼,窗外楼下狗叫声非常清晰。 2021年3月19日 开机第六天 去菜市场买乌鱼,老板问:“要大的还是小的?”,我说:“大的有多大,小的多小?”因为没买过没有概念,老板又问:“你是拿来怎么做?”我回答:“熬汤。”老板就说:“那就拿小的”——与老板轻松对答。 今天做核酸检测,为下周上班做准备。采样的医生防护服包裹很严实,声音太小,语速很快,听不懂。医生放慢语速可以交流。 回家上楼,楼下三轮车语音播放“请注意,倒车,请注意,倒车”——能清晰识别。 2021年3月20日 开机第七天 早晨起床,和幼子在客厅玩耍,刚戴上耳蜗不一会,隐约听到好像不远处有孩子的哭声,没在意。结果我的幼子问我:“谁在哭?”——确定了确实是小孩哭声。老公辨别方向告诉我:是隔壁屋小孩在哭。 2021年3月22日 开机第九天 开始上班。 今天跟领导谈话,领导评估是否能沟通胜任原岗位,经沟通,可以顺畅交流不用转岗做文职。 下班回家途中,公交车上正逢学生放学高峰期,孩子们叽叽喳喳,嘈杂中无法听懂语言。 播放电视剧,能配合字幕听得清每个字的发音的音调是正确的,能听的出情绪,抑扬顿挫的很饱满。 客厅可以听到厨房洗衣机运行的搅动衣服的水流声。不小心把微信语音公放了,发现能听懂语音。 2021年3月28日 开机第十六天 幼子在卧室午睡,我在客厅开着电视包饺子,隐约听到远处在喊“妈妈,妈妈。”我放下手中的活连忙去卧室看看,发现幼子已经醒了坐起来了,我问他:“你在叫妈妈吗?”幼子说:“刚醒还没来得及叫你,是窗外的小孩在喊妈妈。” 我清晰记得,幼子在哺乳期时,全家人上班,我一个人带他,只要幼子在床上睡着,即使有要紧的事,也要频繁去看看床上幼子醒了没,就是因为小时候哭的岔气了我都没听到,助听器听不到那么远,包括洗衣机运行的声音,助听器听到的也是简单粗暴的运行放大声,而耳蜗在听到运行声时还能听到搅动的水流声,耳蜗听到的声音有层次感,目前已经明显感觉到助听器和耳蜗的差别了。 2021年4月5日 开机第二十三天 第一次调机,调机前做了声场检查和语言识别检查,单字正确识别率64%,词语识别率74%,句子识别率83%。(单蜗效果) 2021年6月6日 开机两个月 第二次调机,单字的识别正确率70%,词语稍微差一点,只有68%,这次的词语有些难,没听清是“查阅”还是“茶叶”,没听清是“抱歉”还是“道歉”,韵母相同,声母不同的哪怕是对于健听人也有一些难度。不过,句子识别率为97.3%,这次调机后可以欣赏音乐的优美的旋律,调机师耐心的敲击八音盒木琴,每个音阶都能听清并且有层次感。 调机结束后打车,刚上车,司机放的马天宇的《你这该死的温柔》,一下子分辨出来并能欣赏音乐。 每一次的调机都是优化听得更好,目前听到的声音已经是助听器那时的原声一样了。唯一不同的是,钢笔写字的沙沙声,鼠标的按键音,甚至吃饭的吞咽声,叹息声,只有耳蜗让我听到了这些细小的声音。记忆中助听器听到的关门声是简单的“砰”声,而耳蜗听到的关门声除了“砰”声还有门锁的锁舌磕到门框的金属清脆声。 后记: 真耳跟人工耳蜗听到的有什么区别?其实没有区别,就像吃饭一样,印度用手,中国用筷子,欧美用刀叉,都能吃到食物,只不过是过程不一样。做耳蜗,就有如中国人要去用刀叉吃饭初期会不适应。 人工耳蜗做好声音的分辨以及差异性改变,传递给大脑,大脑很神奇构建听力模型并快速的适应。 术前挣扎痛苦的那个时刻查询很多资料,甚至嫌弃头件外机丑陋,在追求外机美观而不考虑聆听效果。而现在我很珍惜可以做耳蜗来重建听力,也很感谢耳蜗继续维持了我现有生活没被改变,并将耳蜗视为我身体的一部分,容纳它。外机的美观并不能带来自信,真正带来自信的是收集到声音的并且是有质量的声音,让我的交流没有被屏蔽在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