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一文读懂听觉脑干植入:植入装置、适应证及植入时机、临床效果 |
作者:上海市聋儿康复中心 文章来源:上海市聋儿康复中心 点击数 2169 更新时间:2021/7/11 23:28:45 文章录入:admin |
|
听觉脑干植入的发展历史
听觉脑干植入装置
![]() ABI手术的适应证及植入时机
ABI植入的手术入路及解剖定位
电极植入的靶位为脑干耳蜗核复合体,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能否准确地定位蜗神经核位置。蜗神经核位于脑干背外侧临近第四脑室侧隐窝处,后者开口于第四脑室外侧孔(Luschka孔)。Luschka孔常被小脑绒球掩盖,术中一般不能直视,可通过两种方法对其定位:第四脑室脉络丛常由Luschka孔突出,在此解剖可以观察到脑脊液流出;蜗神经位于外侧隐窝上缘,舌咽神经位于外侧隐窝下缘,在两者之间可以定位Luschka孔。定位Luschka孔后,将电极由该孔放入外侧隐窝上缘偏前的位置,一般能使电极更好地贴附蜗神经核[10]。 然而,由于肿瘤压迫,外侧隐窝及蜗神经核可能变形而增加定位难度,术中电刺激脑干诱发电位(electrical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EABR)监测有助于电极定位。术中EABR监测还可以通过调整电极的方向和位置,使蜗神经核得到最大程度的刺激,同时减少非听觉性感觉反应(non-acoustic sensory responses,NASR)。 ABI的临床效果
ABI植入者的致聋原因是影响ABI效果的重要因素。Colletti等[14]研究了Verona大学ABI项目中82例患者的表现,其中48例非NF2植入者(非肿瘤患者)的开放式言语识别率为10%~100%(平均59%),而NF2植入者的得分是5%~31%。NF2患者ABI总体效果不如非肿瘤患者的主要原因可能在于肿瘤压迫使得蜗神经核变形以及手术对蜗神经核的损伤。 总的来说,NF2患者在植入ABI后可以感受到声音;可以分辨多种环境声;结合唇读言语识别率平均能提高30%。大多数NF2患者认为ABI是有效的,并且坚持日常使用[10,15]。 注:以上内容来源于中国知网 上海市残疾人康复职业培训中心 上海市聋儿康复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