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9日,在四季如春的昆明,云南省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暨云南省人工耳蜗植入联盟启动会顺利召开。来自全国的多位耳鼻喉科专家、医疗机构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人工耳蜗集采政策落地后的行业变革。会议聚焦于耳蜗手术的规范化发展、技术普及以及集采带来的患者福祉提升。AB人工耳蜗作为集采中选产品,积极参与会议,展示最新产品和技术优势。

自2025年3月1日云南省正式执行人工耳蜗集采中选结果以来,单套价格从20万元降至4万-5万元,降幅达75%。这一政策直接推动了手术需求的激增。据云南省医疗保障局数据,集采落地仅6天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17家医疗机构已为13名患者完成植入手术,人均医保报销4.6万元,自付费用降至约2万元。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预计,集采后全省人工耳蜗需求量将达1.1万套,更多听力障碍患者将获得治疗机会。面对手术量的快速增长,会议强调了技术标准化的重要性。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的汪照炎教授,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的查定军教授,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的时海波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赵宇教授,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曹现宝教授,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的裴嘉红教授分别就人工耳蜗的术前术中和术后的流程、注意事项等进行了专业精彩的分享。 作为集采中选品牌之一,AB人工耳蜗因领先技术和产品受到关注。其产品覆盖了临床主流需求,包括针对儿童和成人的多型号选择,且植入后的语音处理技术适配性强,能显著提升患者听力清晰度。
AB最新上市的兼容3.0T核磁共振检查的Ultra 3D植入体也在集采中:

Ultra 3D植入体采用革命性的3D磁铁技术,使得磁铁组件能够顺应强大的三维磁场变化,在三维方向上自由转动,即便是3.0T MRI核磁共振检查也能直接进行,无需额外准备或手术干预。检查结束后,只需要重新佩戴上外部声音处理器即可恢复聆听。真正实现了免麻烦、无疼痛和不间断聆听的用户需求。与会专家指出,集采政策不仅降低了医疗成本,还倒逼企业提升产品质量与服务。例如,采购周期设定为三年,促使企业通过规模化生产进一步优化成本,同时加强术后技术支持。此外,会议呼吁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的培训,推动耳蜗植入技术在偏远地区的普及,并探索“医保+商业保险”的多层次支付体系,减轻患者负担。 云南省人工耳蜗集采的落地,不仅是医疗改革的里程碑,更体现了国家对弱势群体的关怀。随着手术规范化与技术创新双轮驱动,未来将有更多患者从“无声世界”重返社会,而AB人工耳蜗等产品的优势将进一步助力这一目标的实现。政策的持续优化与行业的协同发展,正为医疗公平写下生动注脚。
【免费】了解各地报销政策,咨询助听器与人工耳蜗,帮忙预约挂号,可点击这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