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
          →预约 挂号医生前,请先看这里!
您当前位置:人工耳蜗网 >> AB耳蜗 >> 美国耳蜗资讯 >> 浏览文章
安徽小海豚合唱团两岁啦!
作者:美国AB人工耳蜗 日期:2020年08月12日 来源:美国AB人工耳蜗   录入:admin

安徽小海豚合唱团


2018年8月11日,安徽小海豚合唱团成立仪式在合肥举行,这成为既天津、上海、青岛之后,由美国耳蜗宝宝组成的第四个合唱团。今天正好是安徽小海豚的两岁生日,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当初的成立仪式吧。

看过视频后您是否羡慕小海豚科学的康复方法呢?您是否有小龄人工耳蜗用户开机后要如何进行康复的顾虑呢?不用着急,下面我总结了一下我们康复的三个步骤。


一、感知声音


我们首先要让他们认识声音,意识到自己生活的世界里有声音的存在。

1、触摸法

取一面鼓,将听障儿童的手放在鼓上。击鼓,让他感受到鼓面振动的产生与消失。告诉孩子声音的产生与消失,使他们通过触摸间接感知声音的存在。

2、观察法

在鼓面上放一些硬币(或小豆子),家长击鼓让孩子观察因鼓面的振动而使硬币(或小豆子)弹起的现象,让他们通过视觉来感受声音的存在。


二、养成良好的聆听习惯


通过以上方法让听障儿童感受到声音是无处不在的。家长可以经常给孩子播放一些节奏感较强的音乐或自然界中的各种声音。播放过程中不要在意他们是否听得懂,只要看到他们在听,就达到了训练的初期目的。


三、学会理解声音的意义


1、在听障儿童养成良好的聆听习惯之后,家长可以逐渐加大听力训练的难度,让听障儿童逐渐理解声响的次数、大小、快慢等。我们可以用“击鼓数雪花片”或“击鼓拨珠”的游戏,让孩子理解声响的次数。开始可以让孩子面对家长进行训练,在理解游戏规则之后,就要背对家长进行。声响的次数要控制在孩子的计数能力之内;我们可以用“击鼓拍球”或“击鼓走路”的游戏,让他们感知声响信号的快慢,并能够根据所听到的声响信号的快慢做出相应的动作,培养他们感受声响信号快慢的能力;用“听声模仿动作”或“寻声找物”的游戏来培养听障儿童对声音“大、小”的理解。另外,还要培养孩子理解各种声音的含义。如听见敲门声,就表示有人来了。


2、培养听障儿童理解语音信号的能力,通过训练,使听障儿童认识到语音现象的存在,认识到语音是有意义的,不同的语音代表不同的含义,这些训练可以为语言康复训练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个训练可以先从孩子的名字开始进行,让他们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每个名字的意思都是不一样的。另外,还可以结合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密切的人或最常看到的事物进行语音意义的训练,如“爸爸”、“奶奶”、“杯子”、“馒头”等。


3、学会辨别声音,通过有目的的训练,使听障儿童进一步认识到声音的多样性,不同的声响信号和不同的语音信号代表了不同的含义。在训练时,应逐步提高他们的听觉辨别能力。另外,听障儿童的听力训练,决不能孤立于生活之外,一定要和他们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只有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毕竟康复也因人而异,以上内容只是作为辅助学校学习的,如果需要更加专业的康复,还是建议孩子们去正规的机构进行系统的学习。


人工耳蜗网上咨询与预约挂号填表页

回到首页
 
上一篇文章:【听闻】多少老人有听力损失?
下一篇文章:AB耳蜗用户抖音优秀视频 | 看看蜗宝在家里是怎么做言语康复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