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
          →预约 挂号医生前,请先看这里!
您当前位置:人工耳蜗网 >> 听力知识 >> 耳蜗知识 >> 浏览文章
人工耳蜗术后家庭康复中所呈现的误区(下)
作者:佚名 日期:2016年11月23日 来源:301人工耳蜗植入中心   录入:毛毛虫

误区二:在康复训练过程中,语速放慢,夸大口型。

  在康复训练过程中,特别对刚接受训练的孩子,家长、老师会无意识地说话要慢一点,口型要夸张一点,但对于做了耳蜗的孩子是不是也要做到这些呢?

  众所周知,人工耳蜗是另辟路径,是建立了新的通觉之路,它和助听器的工作原理有着本质上的差异,它不是单纯的声音放大,而是听力重建和取代人耳。在开机的初期阶段。为了使孩子尽快适应,在语训过程中可适当的加大一点声音、放慢一点语速或适当的给予一些视觉的参与。当孩子的听力有了明显的进步时,就要提高孩子的听力水平,建立聆听意识,扩大知识面丰富语言及表达能力。

建议您从以下几点着手。

  1、教孩子学会倾听细微的声音、聆听正常的语速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当孩子的听力已有明显效果时,这时不仅应让孩子能听大的声音,而对低分贝的声音也应学会去感知、辨别。这时家长和老师说话的语速也应有一个提高,不要太快也不要太慢,要用我们正常的语速就行,并要及时的纠正孩子说话的速度和音调。

  2、说话的内容不要多次出现

  很多孩子在听到一句话后,通常能知道所听的内容。但往往不自信,习惯性的用询问的目光看着你,这时你要做的不是一次又一次的重复刚才所说的内容,而是用同样和肯定的目光注视着他,给他自信,鼓励他说出刚才所听到的内容。如果他实在没有听清,可再重复一遍。但千万不要着急或责怪;最好的办法是换一下听的内容,过一会再转回来。这样比在家长的压力下孩子才听对的效果好。

3、交谈时不要停留在对方的嘴上

  通过观察,很多孩子在植入耳蜗术后训练很长一段时间里,仍有看话的习惯(即观察唇语)。而且对于信息的肯定,视觉的参与超过听觉。这有可能是术前戴助听器时所养成的一种习惯,但植入了耳蜗后能听到各个频率的声音,只是孩子不会利用此信号,因此,学会听、多听,建立新的听觉信号,是耳蜗植入后比普通助听器选配后的孩子训练更为强调的方面。所以在经过大量的听觉能力训练后,当孩子的听觉能力有一定的提高时,尽量避免视觉的参与,让他在自然环境中学会聆听各种不同的声音,养成聆听的好习惯。为日后的全面康复打下有利的基础。

  总之,人工耳蜗的出现,给众多不幸的家庭带来希望,但是在术前大家要多了解人工耳蜗相关的知识,对其有一个正确的期待值。否则康复训练时容易操之过急,拔苗助长,影响孩子的康复效果。为此,我们的家长、老师以及与孩子息息相关的人都要知道,耳蜗植入后的孩子如同新生儿刚刚听到声音一样,要经过咿呀学语,学习简单的字、词,要尽快建立聆听意识,养成聆听的习惯。

  只有这样孩子将来才能参与社会,达到与人交流的目的。所以,只要我们持有正确的态度,多了解和掌握有关康复知识,及科学的训练方法,孩子就会像健全人那样融入到社会中去。

回到首页
 
上一篇文章:人工耳蜗术后家庭康复中所呈现的误区(上)
下一篇文章:成人人工耳蜗植入的言语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