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
          →预约 挂号医生前,请先看这里!
您当前位置:人工耳蜗网 >> 聋儿之家 >> 家长交流 >> 浏览文章
从《漂亮妈妈》到《耳蜗》
作者:无欢 日期:2015年09月23日 来源:聋儿网   录入:毛毛虫

昨天晚上,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播放了电影《耳蜗》。

 

昨天一早,微信朋友圈就被刷爆了,看来很多朋友,都和我一样,对这个电影充满了期待。期待传播更多的耳蜗知识,期待传授更多的康复方法和理念,期待认识了解更多的专家流派,期待重温一下苦中有乐、苦尽甘来的往日生活。

 

然而,除了显示这是一部廉价的苦情戏以外,我们什么都没有看到。

 

更为有害的,且不得不指出的是,其中有些表述,如果不及时纠正,对刚做耳蜗的,甚至准备做耳蜗的家庭,将会起到无可估量的误导。

 

误导之一:女主角:做耳蜗需要28万,其中最少一半是手术费。(正解:耳蜗费用主要器材的费用,手术费一般不超过两万,含检查费用、住院费用。)

 

误导之二:医生:人工耳蜗是一个开颅手术,人的一生只能植入一次耳蜗,风险是相当的大(大意如此)。(正解:人工耳蜗不是开颅手术,只需要在颅骨外侧磨一个骨槽,用于放置植入体就可以了。电极经圆窗进入耳蜗。一个人可以同时植入两儿耳蜗,一侧也可以多次植入-万一有损坏的话。现在省级医院都可以植入耳蜗,香港和台湾地区甚至把耳蜗手术列入无需住院的手术,风险没有渲染的那么大。)

 

误导之三:医生:内部耳蜗植入体和外部处理器是一对一的关系,外面的丢失了,就需要重新手术植入一次。。。(原话不是如此专业,大意如此。正解:外部处理器可以多次更换,而且随着电子技术进步,必须更换。外部语言处理器绝大多数能向下完美兼容。)

 

这三个误导是很致命的,把整个电影的整体水平拉的不能再低了,所有的苦情表演好象一场闹剧。关键的是,对看这个电影的,准备或者刚刚手术的家庭、家长,是如何的摧残?

2000年,著名导演孙周、著名演员巩俐创作了著名的电影《漂亮妈妈》。漂亮妈妈是一部很好的电影,表演感人而不煽情。其中舌操、语训的镜头对大家也有帮助。但是其中也有一些瑕疵,比如,助听器是去“买”而不是“配”。让后来的家长很不理解。不过在模拟机时代可能就是“买”吧。

对于《漂亮妈妈》来说,这些只能算是瑕疵,而对《耳蜗》,上述误导对整个电影来说,是致命的。

 

所以,我们只能是失望,并且,以一个家长的身份,我们还必须出来纠偏,你说这叫什么事。

回到首页
 
上一篇文章:梦雯妈妈:和孩子“一起长大”
下一篇文章:家长如何帮助植入人工耳蜗的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