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障儿童在初期康复教育中,家长的心态和心理障碍,将直接影响孩子成长的一生。
昨日在舒耘康复中心偶遇一位家长,当听到周围的许多家长都给孩子办了残疾证,并享有国家优惠政策时他一脸错愕并言到:我家乡所有的人都不知道我的孩子有听障,一办残疾证大家不是都知道了吗?
很多家长在批评他人的同时,又毫不避讳地说出了自己也曾经有过这种困惑。
过于把孩子的听力障碍包装起来,不接受孩子听障的现实,家长就会背上沉重的自我包袱,不会带孩子去公共场所与健听的孩子融合,甚至有的家长怕别人知道孩子的秘密,带孩子外出游玩竟然把孩子耳蜗的外机摘掉藏起来,大大地削弱了孩子的认知思维能力。
我试着向家长提出问题,残疾证是装在兜里的,而耳蜗是戴在头上的,你告诉我谁看不见?他支支吾吾无言以对。我又问另一位家长,当孩子听不见声音,愣愣地看着别人的时候,你不觉得自己在掩耳盗铃吗?
听障孩子的家长在孩子听力语言康复期间,首先不能让自己的思维智商归零,才能很好地配合老师对孩子的听练听,言语矫治,认知思维的康复并起到良好的效果。
在日常工作中,接触过很多听障儿童成功康复的案例,其中一部分家长初期不知道孩子有听力障碍,所以心态平和的让孩子和健听的孩子一起成长,而过于内心渲染自己的孩子和别人不一样的家长,倒在孩子的性格培养上留下了阴影,至少是孩子缺少自信。
此时,我们正在开展“全国听障好声音”网络才艺大赛,感谢那些勇于担当的妈妈爸爸,他们对孩子的发展和教育超过了普通孩子家长,使孩子成为了非常优秀的人才,并在各种活动中担任了主持人。
同时我也接到很多家长打来的咨询电话,很想让孩子优秀,又不想让别人知道,对这种问题我无言以对,只想说:不要因为自己的愚昧,耽误了孩子听力语言康复的最佳时期。